追憶陳載澧博士

2021年10月20日
李宇銘

返回上一頁

【撐起旗杆的時代巨人】

陳載澧博士是我生命中重要的恩師。在浸大念本科的時候,剛好陳博士創辦了人文素質教育中心,開設了一系列非常精彩的課程,雖然都是沒有學分,但卻比更加吸引!當時的我,幾乎大部分的課都參加了!大大拓寬了我的視野,體驗到什麼叫「全人教育」。

跟陳博士更深的認識,是在自己念碩士的階段,曾經參與了陳博士的一些課程策劃,隨團到了湘西和菲律賓,在旅程前後的安排,看到陳博士的認真入微,在每一個細節中都考慮周全,不只是考慮活動能否順利完成,而更重視過程中學生是否真的有所得著,並非只是「交功課Hea過」的心態,而是力求在有限的資源下,爭取遠超所值的效果!這背後的精神,一直影響著我,怎樣持守自己的信念,不為環境所限而退縮。

尤其記得帶領一個活動叫「燭光圈」,是讓學生在一個暗黑的房間之中,分享一件「未完之事」。如果給當時的我自己帶這樣的活動,我會覺得找個房間關燈圍圈坐下來就開始了,而陳博士則會細心考慮每個細節,他希望盡量營造一個舒適安全的環境,這樣才可以讓參加者迅速進入狀態,打開心窗,因為這可能是很多學生一輩子都沒體驗過的經歷,珍惜每一個改變生命的機會。他會專門找黑布掩蓋起整個房間的窗戶,讓房間變得漆黑一片,在圈中點亮一點微弱燭光,播放柔和抒情的音樂,然後陳博士會跟大家分享一段「造瓷杯」的遺憾故事(見附文陳博士的信報專欄),每次聽他說起這故事,都有豎起雞皮的感染力,自然的回憶起自己許多的往事。這些經歷,讓我體驗到大學教育並非只知識的傳授,而是可以如此人性的心靈交流。

感恩陳博士的言行身教,在這個紛亂的時代中展現出人性之美,讓我們都得到豐盛滋養。

禮敬

李宇銘博士
2021年10月20日

###

附文:

《未完之事》
信報財經新聞日期:2002-01-30
作者:陳載澧

          近年曾多次辦創意寫作工作坊。我一直認為,無論在大學或中學,這類教與學的活動,不應只以培養文藝創作
的專業人才為目的—畢竟日後全職投入這類工作的人,只能佔極少數。主要的目標,應在於發展參與同學的創意思
考的能力,甚至通過此類學習活動對生命經歷的反思與交流,讓他重拾成長的動力。即使在京滬兩所戲劇學院,同
學們早已下定了決心要終生從事創作的了,我採的進勢也是像余秋雨所評論的:「著眼點不是孤立的戲劇技巧,而
是培養作為一個個人的劇作家—追求的是『道』,不是『術』。」
最近又有機會為浸會大學主持一個為期兩個多月的「跨院校互動創意寫作坊」。我們要求報名參與的同學,在
遞交報名表格的同時,繳交一篇「前期寫作」,題目是「未完之事」:「請你回想自己在生命裏交往過的一個人
,這人可能是你的至親父母、老師、朋友、同學,也可能只是萍水相逢,相交時日不長的一個人物,但他在你的生
命裏,曾起過重大的影響,或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;如果你感到在交往的過程中,或未及做一件該做的小事,或忘
了說一句重要的話,到現在還一直沒有機會彌補的,那就更合適。……請你用一兩頁紙的長度,寫寫有關你和這個
人的這件『未完之事』。」
約十天前同學們的寫作都交到浸大,又送來了。文字的駕馭或有參差(我也早聲明了在這階段不作遣字造句的
要求),內容卻多真摯動人—有同學寫少年時的反叛歲月,破壞公物、逃學,甚至在便利店高買,事發後與母親一
起到校長室,母親一直在無言流淚,自己卻犟性子不哭,最後她寫道:直到今天母親還未知道,就是對那事的歉仄
讓自己立志發憤。有同學寫小學時鄰桌男孩,自己心裏喜歡他卻一直不懂溝通,直到學期末要分手了卻又不及殷殷
話別,轉身時急得要哭,往背包裏摸紙巾,摸到一隻紙白兔,兔背上寫著:「這是我最喜愛的,送給你。」有寫在
安老院當義工教老人造瓷杯,致電話回母校借窰,讓全體老人一起去焙烘,這時才記起其中一位不良於行,學校又
無電梯,只得歉然建議代他把作品帶去燒烘,後來因希望親手把瓷杯交還給他而耽擱了,再到安老院,殘疾老人已
經去世。有寫自己念小學時已心儀的女孩子,升大時才再碰到,仍覺心動,鼓起勇氣展開追求,寫到終於才知道自
己非她心中所愛的那種酸苦滋味。有寫旅遊杭州,火車上認識一同鄉青年軍人,交談甚歡,乃相約同遊海南故鄉
,海邊拾貝、指點江山,但終究天南地北,難再發展。有念中醫的同學寫在巴士上與同伴談論歧黃之術,隔座一老
婆婆也略通醫道,聽得津津有味,頻說有機會在大學念中醫真福氣,同學要下車了未及回答,只能暗暗對自己說
:「要努力啊!」……。
琳瑯滿目,讓我看到了那顆顆敏感的心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