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憶陳載澧博士

2021年11月04日
林大慶、陳麗音、凌嘉勤

返回上一頁

《悼 Dr. Chan》

「校協戲劇社」與Dr. Chan 結緣,始於1973年夏天。那年九月,校協在大會堂劇院作「五周年紀念創作寫實戲劇公演」,當中包括冬眠編導的《六分一》。Dr. Chan 是座上客,觀劇後,對《六分一》評價甚高。在他的協助下,《六分一》得以出版成書。Dr. Chan更以「曾游」為筆名,寫了《批判現實主義的可貴努力》一文,作為單行本的序文。文章的末段,提到“最近獲悉冬眠的其中一位作者與校協戲劇社的一群青年戲劇工作者,正籌備一個新的劇本,準備在今夏演出。閱讀了這個新劇的創作大綱後,覺得這新劇的構思,創作者較自覺地堅持了現實主義的主張,提供了一些透視具體生活與社會制度之間關係的具象線索,而不需過度依賴較抽象的象徵手法。”這裡提到的“新的劇本”,就是《會考1974》。

《會考1974》先後在大會堂劇院和利舞台演出,觀眾人數近一萬人。對於一個以中學生為主體的團體來說,那是不可思議的。《會考1974》的成功,是當年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年青人憑著熱誠、信念、意志,群策群力的結果。最難得難忘的,是Dr. Chan 的支持和提點。藝術上,他給我們介紹了乃霑叔(歐陽乃霑)作演出的美術顧問,豐富了整個舞台的景觀和意境。組織行政上,Dr. Chan提供了不少意見,完善了整個龐大的演出架構。過程中,他充當著旁觀者、參與者、朋友、導師、顧問。這一年,校協提出了「從生活中來,到生活中去」的口號,方向更加明確;在戲劇道路上,Dr. Chan 和我們的生活開始交織在一起。

難忘1974-79 年間Dr. Chan 跟我們大夥兒一起奮鬥的日子。在北角渣華道校協社址、金文泰中學室內運動場及操場、旭龢道Dr. Chan家、渣華道祥泰冰室、英皇道美都餐廳、糖水道大排檔……或討論劇本、或搬搭布景、或談工作大計、或辯理、或交心 …… 。當然,更難忘的是演出期間在劇院裡的拚搏。大會堂劇院、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、利舞台、香港大學陸佑堂等,都不乏我們的足跡和汗水。《樓上》、《牛》、《常則與例外》、實驗劇觀摩、劇本創作比賽、「中學生小習作大匯演」、社訪、座談會、活報劇、旅行、回內地參觀學習…… 現在回想起來,那段日子確實多姿多彩,教人獲益良多。很感謝Dr. Chan的付出,特別是在人生路上,他帶領著我們,給我們指引。他開拓了我們的視野,讓我們在劇藝和人生路上得以提升。

1979年夏天,Dr. Chan 在金文泰與校協的夥群踢足球,不小心「踩波車」斷了大小脛骨,要長時間休養康復。我們與Dr. Chan相熟的一代校協人,也陸續交棒。至此,Dr. Chan跟校協的緣就告一段落。這也是不可避免的歷史規律。但我們知道,他還是時常念著我們的。2014年11月16日,正是《會考1974》在利舞台首場公演的40周年日,Dr. Chan 在《明報》副刊上發表了《他們在成長》一文,記錄了當年校協一群年青人的學習和成長過程。同年底,在Dr. Chan的主催下,好幾位當年有份參與《會考1974》的朋友在中環飯聚,說是紀念《會考1974》演出40周年。沒想到那就是「校協」跟Dr. Chan的最後一面。

Dr. Chan 留給我們的回憶實在太多。他帶領著我們,走過了「校協」最輝煌的一段日子。1977年「力行劇社」成立,以大專學生和在職教師為主體,意念也源於Dr. Chan. 「力行劇社」的外文名字是Bestreben Drama Association, ‘Bestreben’ 一字是德文,有身體力行、堅持下去之意。「力行」和 ‘Bestreben’, 都是Dr. Chan 的提議。今天,Dr. Chan 離開了我們,但我們深信,他的精神仍在。我們還得實實際際地身體力行、勇猛地在各自人生的崗位上堅持下去,做出貢獻。

(2021年11月4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