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憶陳載澧博士

2021年10月25日
張翠容

返回上一頁

懷念陳載澧

日前突然收到陳載澧老師逝世的消息,心頭難掩哀傷,思念回到他擔任浸會大學人文素養(質)教育總監的時候。我倆本不相識,某天忽然接到他的來電,那是二○○三年的事。

陳老師在電話中聲如洪鐘,邀請我參與人文素養(質)教育的課程,我們結緣於此。

雖然我不時受邀到大學進行講座,但多水過鴨背,講完就算,應了蘇軾詩句:「泥上偶然留指爪,鴻飛那復計東西」。可是,陳老師很不一樣,他會跟我詳細討論,如何把精華帶給學生,讓他們汲取最佳養份,這令我戰戰兢兢,不敢敷衍,從中也學得不少教學技巧。

人文素養(質)教育是否就能等於通識教育?我知陳老師曾在另一所大學負責通識教育,他轉職浸大卻強調人文素質,比通識教育更高一個層次。通識僅限於擴闊知識,但人文素養(質)則涉及人生智慧。要怎樣做個有素質的人,正是大學之道。

認識陳老師後,我每有題材或活動想跟學生交流,必先想到他。只要他認為有意思的,必找到最合適的方式配合,而人文素養(質)教育就成為我一個特別的平台。無論是放電影、做講座、邀嘉賓,總之有好的點子,陳老師必促成其事。記得有次,一位富有經歷的日本國際義工來港,我立刻通知陳老師,但義工只停留一周,陳老師很有效率地在幾天內為此辦了一場交流會。為了學生,他在所不辭。

陳載澧博士的專業是數學,卻對文化藝術有深厚造詣,又是劇作家,我看他也是哲學家。他退休後,我也淡出了這個平台。本想找陳老師好好聊天談談人生,並向他請教量子物理學知識。

生命短暫,要想找的人、要想做的事,不要拖延。

 

(原文已刊載於2021年10月25日在《香港經濟日報》副刊版 大地旅人:https://paper.hket.com/article/3089318/%E6%87%B7%E5%BF%B5%E9%99%B3%E8%BC%89%E6%BE%A7